質能互換
最近在十二年免試升學的議題上,大家都吵翻天,小孩、家長、老師、官員…等,大家都備感煎熬,但不管從那一個方面來看,好像都有道理,但當這些所有的人、事、物全都拼湊在一起時,似乎全都不對盤;成績考好的吵,考不好的也吵,老師煩、家長怒、官員一樣也不好過…。
最近陳怡魁老師在課堂上講到一個觀念,我突然像被雷打到一樣,突然開竅了,這些年來困擾我許久的問題,突然迎刃而解,簡單地說就是"氣與血&質與能"的觀念。現在這個世界大部份都已經用"能"來傳遞資訊,而不是一直在"質"上追求量的極大化(ex:硬碟與雲端空間),陳怡魁老師舉例:現今手機都很普及,這全都是用"能"的頻譜來傳輸通信,早已不是用傳統中的電信設備,要拉電話線後,通信才能成立。假日看到一些外勞們聚集,總是人手一支手機打回家鄉,這麼遠的距離若是沒有現今的科技,往往只能靠寫信或排隊打公用電話。
經陳怡魁老師這一提,我這才驚醒這些年來的努力工作,爭取升遷與累積財富,始終像無間地獄一樣,似乎逃不了無量的迴圈效應,日復一日年復一年,午夜夢迴一直想要跳離這樣的生活形態,但每天天一亮後又再度打回原形,久了似乎也習慣了,這樣經年累月的模式化制度化後,漸漸地也害怕去改變,生活也就變成這樣一成不變;內心也很阿Q地自我安慰,比上不足比下有餘,想想這也是一種鴕鳥心態,就在M型社會中隨波逐流。
但用陳怡魁老師講的八字原理,讓本質可以通透出來,想要怎樣調整,就全看自己怎樣努力地去積極尋求改變。一直以來,我始終在所謂的"本質學能"上求新求變,完全不懂得用"質能互換"的概念,以為只要"質量"大就ok,結果當然會陷在泥沼裏,讓周圍的人都覺得你很ok,但好像就缺少了些什麼?其實就差在通透而已;就好比鈾礦一樣,若不拿來運用核能工程轉換成能源,質量即使再高潛力無窮,充其量就是一塊礦石,沒甚用處。
當然質完全沒有也不行,另外也要有質能轉換的介質,幫助我們做一些質能轉換的運作。在陳怡魁老師的觀念中,質就是我們身上的營養,所以一定要非常的充足,然後透過一些工具(祝福香、藍藻石、VAAA,…)的運用,就可以讓這些介質幫助我們,將我們的"本質學能"發光發熱,當外在環境可以發現到我們、感受到我們、且創造出被需要時,往往就可以完成我們的目標與理想(心想事成)。
十二年國教之所以會吵這麼兇,其實這也是大家根深蒂固的觀念,就像紅龜粿印一樣,從小到大我們早已被教育成要把書唸好,然後考上大家眼中的"第一"志願,畢業後再找一份好的高薪工作…,然後"五子登科"…最後呢?隨著時代改變,環境變幻莫測,高學歷高失業率也不足為奇,那22k呢?…,其實這些問題都一樣,就是質能無法轉換,就會產生這樣的狀況。
陳怡魁老師非常有遠見,在八字教學上或一些演講上一直鼓勵大家,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除了質(健康&營養)外,要大家往能上發展,而透過他所提供的"工具"應用,把質能轉換效率極大化,只要我們願意且一直去努力,沒有不成功的。
備註:
關於「VAAA生命核能運轉硃」的詳細資料,請參閱 「生命核能轉運硃 神奇奧妙的生命聖品」
關於藍藻石的詳細資料,請參閱 「藍藻石 石炭紀物種大爆發的奧秘」
關於「祝福香」的詳細資料,請參閱:「祝福香敬天法祖 五千年華夏中國文化的精華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