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 Iron - 營養食品 -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(太缽)
字級:

鐵 Iron

鐵.Iron

特性

鐵(Iron) 是一種化學元素,它的化學符號是Fe,它的原子序數是26,它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6。它是過渡金屬。鐵的氧化態範圍很廣,由−2到+6,但其中+2和+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、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。。

鐵是人體必需微量礦物質,以毫克(mg)計,在體內大約含有2-4mg,在血紅中佔總量的65%,肌紅素中佔10%,部份酵素則含有1-5%。鐵在人體中的含量會因者個人不同的年齡、性別、成長等生理狀況而有所不同。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缺鐵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營養缺乏問題。

成人會因細胞脫落而流失鐵,每日經尿液流失鐵0.1微克,消化道流失0.3~0.5毫克,汗液流失0.05~1.0毫克;生育年齡婦女因月經流失的鐵量很多,平均每日超過0.5毫克。

肝臟、骨隨、脾臟是身體中主要儲存鐵離子的地方,男性儲存鐵量約0.5~1.5公克,女性儲存鐵量通常較低約0.3~1.0公克。細胞中儲存鐵的蛋白質是鐵蛋白(ferritin)與血鐵營養(hemosiderin);血鐵營養含鐵達35%,但較不易釋出利用。運鐵蛋白(transferrin)會將鐵離子送到肝基質細胞儲存,此處存有身體60%的鐵離子;剩下的40%則在肝臟、脾臟及骨髓的網狀內皮(reticuloendthelial;RE)細胞,是紅血球胞噬作用(phagocytosis),血紅素(hemoglobin)降解所產生。

主要在細胞中儲存鐵的是儲鐵蛋白(ferritin),組織中的儲鐵蛋白會和血清中的儲鐵蛋白達成平衡,因此血清中的儲鐵蛋白為身體內儲鐵量的指標。然而並非身體內儲鐵量的完全有效指標,因儲鐵蛋白本身是急性期蛋白(acute phase protein, APP),會因發炎反應而上升,時間甚至持續數週。

食物中的鐵可分為血基質鐵(heme iron)和非血基質鐵(nonheme iron)二種,血基質鐵主要由血素和肌血紅素而來,如肉類、魚類和家禽類中50-60%含有血基質鐵,其餘則為非血基質鐵。而非血基質鐵則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和乳製品中,是屬比較差的鐵來源。肝臟和動物內臟的鐵含量特高,另外紅肉、牡蠣、蛤、類、深綠色葉菜類及水果乾也是很好的鐵來源。

歷史

早在西元前3400年之前,古代埃及人可能在從天上掉下的的隕石中發現了鐵,他們把這種天外飛來的物質稱為“天鐵”,也因此製造出生活用的鐵具及首飾,鐵可能現今金屬使用最廣泛和最重要的。

缺乏徵狀

飲食中只有10-30%的鐵會被吸收,發育中的兒童、孕婦等族群較容易有缺鐵現象。另外,含多酚類的食物如:咖啡、茶等,因為多酚化合物會抑制超過60%鐵的吸收;植酸和草酸藉由氧與許多礦物質包含鐵、鋅、銅、鈣等結合而形成不溶的鹽類,而影響這些物質的被吸收,因此攝取鐵時應注意與其搭配的食物。
嚴重缺鐵會導致貧血,缺鐵性貧血(Iron deficiency anemia)是最為人熟知的鐵缺乏症,由於血紅素濃度降低,而且紅血球細胞體積變小且形狀不規則,又稱為低色素小球性貧血(hypochromic, microcytic anemia)。症狀包括:面色蒼白、胃口不佳、頭暈、疲倦、畏寒等。預防貧血應該攝取含鐵豐富的食物。

備註: 鐵.Iron 資料參考來源的連結

下一則    鋅.Zinc

返回目錄

2015-10-13